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領袖17日將聚集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首都莫士比港(Port Moresby),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高峰會。這場高峰會是自信獨斷的中國和逐漸淡出亞太的美國之間的一場影響力的拔河。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選擇缺席峰會,派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代為出席。彭斯在巴紐只將停留一天,就轉往澳洲訪問。
相較於美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但親自出席,而且是在峰會前兩天就抵達巴紐進行國是訪問,並將參加一條道路和學校的啟用儀式,這兩項建設都是由北京資助。
在抵達巴紐訪問前的一篇報導中,習近平誓言將「為我們的共同發展注入新動力」,並「擴大與巴紐在貿易和投資方面的實質合作」。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首席外交政策顧問羅茲(Ben Rhodes)表示,川普缺席,讓中國獲得擴大影響力的大好機會。
羅茲告訴法新社,在川普擔任美國總統期間,中國擁有「進佔」這個地區的歷史性機會。
為莫士比港高峰會埋下可能的衝突,美國一位資深官員在高峰會前指控北京,在整個區域進行「危險式的負債外交」。
這位不願具名的官員說,亞太地區數個國家都已經接受了北京所提供的基礎建設資金援助,而這些「完全不透明」。
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打得火熱的貿易戰,和以牙還牙的報復關稅,也是APEC高峰會可能劍拔弩張的原因之一。
關於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的爭議,導致APEC外長在最後一刻未能達成共同聲明,也赤裸的顯示了主要國家間的嚴重歧見。
智庫「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主席唐坎貝爾(Don Campbell)表示:「我們處在一個貿易緊張升高、保護主義高漲的艱難時代,毫疑疑問的,這些都反映在莫士比港的會議中。」在這種情況下,很難達成共識。